详细内容

房屋平移基础处理技术

  

基础处理包括被移房屋原基础的处理、新基础的处理、原基础到新基础之间部分(即牵引轨道下的地基处理)3大技术。它是关系到能否把房屋从原基础上脱开,移后房屋是否坚固可用和牵引过程中房屋是否会垮塌的3项关键技术。基础处理合理与否,关系到平移是否成功和移后房屋是否还具有使用价值的问题。  

9-33-2-1原基础处理  

原基础处理是指怎样把被移房屋从原基础上切断,使其与原基础脱离,以便移动。由于基础托换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工程的广泛应用,原基础的处理已经不是一件难事。本工程采取的方法和步骤是:  

1.先把原基础两侧的填土挖去,使全部基础暴露。  

2.在原基础两侧底部各浇注一钢筋混凝土梁(梁下先做一混凝土垫层),称为下基础梁,下基础梁一直延伸到新基础下。  

3.待下基础梁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下基础梁上安装行走机构。  

4.在安装好的行走机构上和基础轴线两侧,支模浇注两根钢筋混凝土梁,称为上基础梁,上基础梁把原基础夹持住。为使夹持牢固,浇注上基础梁前,先将原基础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各切去10~20mm,并在左右上基础梁之间每隔1~2m浇注一钢筋混凝土联系梁。  

5.待上、下基础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在上下基础梁之间适当位置把房屋上部结构与原基础切断。至此,房屋的上部结构就脱离了原基础,而重新支承在新浇注的可动基础上。从整栋大楼看,这时的上基础梁、行走机构就尤如组成了一艘“船”,整栋大楼就支承在了这艘“船”上。如果牵引这艘“船”,房屋即可移动。  

9-33-2-2新基础处理  

在房屋需要移动的终点位置,根据新的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能力,按原基础平面形式重新做一房屋基础,以便房屋移动后支承上部结构。新基础的上顶标高,应低于原基础切断处标高100~200mm。待房屋移动后,在新基础与房屋上部结构之间以及上下基础梁之间浇注一钢筋混凝土梁,将上下基础梁之间的行走机构埋于梁内。待该梁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房屋与新基础就会形成一个整体。该梁还可起圈梁作用。因此,移后的房屋,其整体性及基础的可靠性甚至优于原房屋。  

9-33-2-3轨道地基处  

在房屋新位置与原位置之间,一般均有一软土层。此软土层须经加固处理(即轨道地基处理),它是决定房屋移动是否成功的又一关键技术。该地基的基本要求是:当房屋移至这一区段后,地基不能有沉降,特别不能有不均匀沉降。否则,当房屋从原基础处移至这一地段后,前方到达软土层,而后半部还处于坚硬的地基上,会在基础梁上产生负弯矩,从而使房屋上部开裂,甚至垮塌。工程中采用的措施是换土—夯实—延时—再夯实。即先把软土层挖去,换上不易沉降的砂卵石并逐层夯实。用1~2个月时间,使其自然下沉,预计沉降稳定后再夯实。最后再浇注这一地段上的下基础梁,并酌情加大下基础梁的宽度。


山东恒基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只楚路27号楚凤商务大厦4楼

办公电话:0535-2995699

服务热线:13697884012(王总)

邮箱:hjjg1999@163.com

联系我们

关于恒基

业务范围

加固技术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烟台红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