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层砖混结构的托承加固
某商业综合楼,为4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650m2,檐口高18.73m,基础平面见图9-2-1。建筑采用条石带形基础,宽0.6m,高0.6m;490mm×490mm砖柱承重,240mm砖墙。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整体屋面。配筋采用8号铅丝,致使屋面挠度达120~150mm,混凝土普遍开裂。该工程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和验收记录,工程质量完全处于失控状态。 在E轴条石堡坎下设有一排水沟,因年久失修,导致污水沉积,地基长期处于浸泡状态。 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下2m以内属人工填土层,物质成分复杂,厚度变化大,土质较松散,不宜作持力层。建筑物室内外高差达0.75m,作为临街商店,经营十分不便,切望降低室内标高。砖柱作用在条石带形基础上的荷载N=1250kN,地基承载力[R]<200kPa,房屋显然不安全,砖柱的承载力也达不到设计要求。 第一节砖柱核算及加固设计 原设计为500mm×500mm砖柱。屋面及楼面荷载由各层钢筋混凝土大梁传给砖柱,再由砖柱传给基础。基础顶部N=1254.1kN×1.28=1605.25kN。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为: 砖的强度等级MU7.5,砂浆采用M2.5,f=1.l9MPa。 代入得:1605250>0.802×l.19×375000=357892.5(N),显然不安全,仅为规范要求的22.2%。为此设计采用组合砖柱对原砖柱进行加固,见图9-2-6。组合砖砌体计算如下: 1-l剖面假定为小偏心受压,即采用对称配筋为全截面受压。混凝土为按构造配筋,每边配3Φl6。基础面处,按组合砖砌体轴心受压构件计算: 代入得:1600000<0.888(1.19×500×500+l0×300×500×l.0×1206×3l0)=1928168(N)安全 第二节施工要点 砖柱下基础采用托承加固,以改变旧基础的承载能力。根据现场条件、施工单位装备及技术水平,采用了大直径挖孔桩加深加强地基。桩基施工应采用对称间隔施工,施工时应注意观察基础及上部结构的变化,作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承力梁采用顶推法施工,按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逐一进行,施工时先卸荷后施工,即先拆除屋盖及第四层墙体和三、四层阳台,然后再进行基础加固。 组合桩施工前一定要将砖柱清扫干净并凿毛,以提高混凝土与砖柱结合的牢固程度。箍筋通过的灰缝须剔缝,以保证箍筋嵌入灰缝中,然后在砖柱两侧用l:2.5水泥砂浆抹平,抹灰层厚25mm。组合柱中纵向钢筋须穿过钢筋混凝土楼板,要求预先量测好位置,对准钢筋部位凿出过板洞,使钢筋伸过楼板。浇注的混凝土宜采用中砂低流动性混凝土。 上一篇增大基础底面积加固法下一篇砌体强度检测主要方法 |